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实践旨归
作者: 薛俊强 孙喜香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中国道路 资本精神 现实批判性 时代性
摘要:当前应警惕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究的“非批判的实证主义”和“抽象概念的虚假批判”思想倾向,避免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条化、庸俗化、实用化和空心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批判性和时代性在于其彻底的现实批判精神、关切无产阶级与人类解放的价值情怀、洞察社会生活本质和改造现实世界的实践旨归。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究的方法论自觉在于坚持问题导向和时代关怀,在对时代问题给予“当代自我阐明”的基础上彰显马克思主义哲学应有的时代效应和历史在场,秉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批判性和时代性精神,深入当代中国社会现实的历史深处,洞察事关人类社会发展的真正时代性问题,直面中国道路驾驭“资本精神”的历史实践,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中国道路的理论表达和当今时代精神。
上一篇:“进化”视野下的“中国哲学史”创作
下一篇:资本积累模式的变迁与空间批判话语的嬗变